需要更务实的新思路。

12月13日,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。
《意见》要求,到2023年6月,各地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防机制、发现机制、查处机制基本建立,部门和地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得以完善,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态势得到较好控制。到2024年6月,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的长效机制得到健全,治理工作态势持续向好,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,有力确保“双减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
2024年“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”这一治理目标是令人振奋的。如果能实现,意味着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全面减轻,家长也不再为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而焦虑。
但是,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。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疏导家长对学科类培训的需求,那么,隐形变异培训只会变得更隐蔽,并出现新的变异形式,而很难得以全面清除。
从《意见》看,对隐形变形学科类培训的治理,主要还是抓供给治理。包括加强对重点场所和重点网站的防控,强化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防范,强化重点排查检查,持续开展线上巡查,畅通监督举报渠道,加强联合取证查处,依法严处违规培训,强化违规行为通报曝光等。
但即使实现了所有强化治理,也很难解决家长通过私下渠道聘请上门家教这一问题,只要学生、家长,邻居不举报,这类上门家教就清除不了。
事实上,家长聘请上门家教,是隐形变异学科培训的主要方式,远多于培训机构开展违规培训,以及中介机构以家政服务为名向雇主推荐“住家教师”。被媒体曝光的培训机构在小区租房开展“别墅培训”,以及中介机构开展“住家教师”服务,仅仅是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的极小部分。
《意见》也强调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引导,要求通过家长会、家访、告知书、致家长的信等多种形式,引导和鼓励学生及家长不参与、不组织、不支持违规培训。但能有多少家长遵循引导,则是另一回事。
几乎所有家长都清楚,“双减”之后,给孩子请私教,培训机构在节假日、双休日开展培训是违规的。可是,家长并没有因为这是违规的,就主动拒绝,并向监管部门举报,而是到处找“违规培训”,给“违规培训”打掩护。“违规培训”反而变为卖方市场。可以说,只要“违规培训”有家长的支持,就不缺市场,很难清除。
治理隐形变异培训,结合“双减”推进之后部分家长存在的现实需求,应有更务实的思路。
从培训供给角度看,不能一味压减合法的学科类额培训机构。需理性认识到,学校教育提质增效,社会教育形成合力,给学生提供课后以及节假日、双休日、寒暑假的去处,但仍有部分家长有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差异化教育需求,这是客观存在的。
无视这种差异化需求,以压减培训机构作为治理目标,会让本来合法的变得不合法,从公开转到地下,既增加治理成本,又没有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。要清除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,应让家长通过公开渠道,获得规范的培训服务。从满足受教育者的差异化教育需求看,校外教育培训也是办令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组成。
学生家长对校外学科类培训的需求,除了个体本身的需求不同之外,还和教育评价体系密切相关。近年来,中国也一直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,力图破除唯分数、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。
然而,建立多元评价体系,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,基本还停留在理念层面,中高考升学看的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、排名。国家也要求用人单位扭转唯学历、唯名校用人导向,但具体到用人单位招聘,唯学历、唯名校依旧盛行。一些小县城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,在招聘人才时,明确面向名校毕业生,还被认为是重视人才。
这是破除基础教育内卷,缓解家长教育焦虑,更应该抓的工作。也意味着要进行更层次的教育管理、学校办学、人才评价改革,要破除诸多既得利益的阻碍。包括清除高中与大学的办学等级,不再把高中和大学分为三六九等;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,促进每所学校在自身定位上办出特色和高质量。
只有如此,才能把学生和家长从升学焦虑中解放出来,也让整体教育摆脱升学模式,关注给学生完整的教育。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自然会减少,隐形变异培训也就不再有任何市场。
文 |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
- 麻豆传媒拍摄前期没有变现路径,对演员演技有要求:真是又爱又恨
- 色情网站“麻豆传媒”覆灭记
- 实探节前北京白酒市场:高端受捧中低端遇冷 长期增长是业内共识
- 冬季风暴在美国造成至少23人死亡
- 程序员、研究生和健身教练,疫情下他们加入骑手队伍
- 美国妈妈多次持枪劫车 开火时拿5岁孩子当“人体盾牌”
- 出境游将恢复,国际机票搜索大涨,这些地方是热门
- 2024年全面清除?对隐形变异培训的治理不宜太乐观
- 十二部门治理隐形变异培训 专家解读如何破解预防、发现、取证难
- 81岁“风车爷爷”走了 曾扎一千个风车义卖捐助贫困孩子
- 浙江大学正式成立文学院、历史学院、哲学学院
- 习近平向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
- 2022中国纺织创新年会·设计峰会将于11月6-7日在深圳大浪时尚小镇举行
- 时尚能成为下一波旅游业增值的强劲动力吗?
- 「末世美学」重登舞台:集体痛苦与生存心态如何塑造西方后疫情时代时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