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观察者网
一根玉米,不仅在直播电商江湖掀起一片浪,这浪还拍到了线下卖场。9月30日,东北农嫂与“胖东来召回8.5元玉米”双双登上热搜。近期“6元玉米”一系列连锁反应,折射出农产品市场背后“非标”的痛点,而解决问题的方式,最终还是要靠建设标准化体系。

9月28晚,有消费者发抖音称:胖东来超市售卖的东北农嫂甜玉米,销售价达8.5元,远高于东方甄选直播间的6元。
视频发出次日,胖东来就发布了关于“东北农嫂甜玉米”的召回公告。公告显示,“东北农嫂甜玉米”供应商源头采购价格为4.2元,含税票及运费后的源头采购价格为4.6元,供应商给胖东来的供货价格为6元,供应商加价率23%,胖东来卖场售价为厂家市场指导价8.5元,核算加价率29.4%。
胖东来在公告中称,由于“业务人员对供应商的供货价格没有经过认真严谨的审核,没有对该产品进行综合的采购评估,导致此产品的加价率超出了胖东来商品加价标准。”

近期,围绕“6元玉米”的争议不断。起先,辛巴在直播间中公开质疑东方甄选地里7毛钱一穗的玉米卖6元,称“太虚伪”。董宇辉对此回应,大部分的玉米不是用来给人吃的,是用作饲料用途的,所以价格便宜,但东方甄选所售鲜食玉米来自东北好的产地,成本较高。后来辛巴道歉称“是我格局小了”。接着东方甄选的供应商东北农嫂又售卖起3.6元的玉米,随后便引起热议。
有观点批评东方甄选“打着助农旗号赚得盆满钵满”;有人指责东北农嫂“背后插刀”损害供应商信誉;东北农嫂直播时主播也表示委屈,“作为玉米生产加工厂家,销售自己的产品不把价格定的像东方甄选那样高也有错?”
不过,随着事态发酵,舆论的焦点开始发生转移。有网友质疑,东北农嫂的玉米并非一直低价,而是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火爆之后才降价。
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发帖表示,“之前买6块多一根,东方甄选上热搜后自己偷偷又改价为3.5一根。”
观察者网注意到,在东北农嫂的淘宝店铺中,上述消费者所晒出的此前曾下单的两款玉米,价格并未变化,标价分别为49.9元1760g、29.9元1600g。
也有消费者表示,东方甄选直播间6元钱一根的玉米要比东北农嫂所售3.5元一根的斤两略多一些。
这次胖东来的声明,再次把东北农嫂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,其供货价格究竟多少引人好奇。
“6元玉米”反复登上热搜背后,其实也反映了一个更严峻的问题——生鲜农产品一直是电商行业内的一个“坑”,上游存在大量不标准、不透明之处,让带货方也颇为头疼。
有直播电商头部机构的工作人员向观察者网透露,他们对带货农产品非常谨慎,这背后折射出农产品市场价格上不去、包装成本高、物流费用贵,以及产品不能标准化的痛点。
农产品市场难做,最大的问题在于“非标”,也就意味着产品个体品质不稳定,而传达至消费者时,收到的产品与直播间看到的存在差异,容易造成售后争议。就拿近期争议中心的玉米来说,个头大小、色泽、口感都会影响到消费体验。
“非标”对带货的主播们来说,意味着相比一般产品,农产品的质量更加不可控,能够退款,已经是目前销售端所能做的最大努力。
归根结底,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,商品化程度低,始终制约着农产品市场的发展。不解决这些问题,农产品在直播电商中就无法建立良好口碑,对农民、供应商和直播方都不是一件好事。
此前,东方甄选CEO孙东旭曾表示,直播业务侧重内容+产品,不做MCN机构,主攻农产品,计划扩品类、加自营。
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,东方甄选已组建自营产品团队,把客户非常在意、复购率高的一些产品做成自营产品,让自营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制造、包装、物流、交付、客服等环节更稳定、可控。
不论线上线下,处于消费端的企业如能够有更强的意愿,越来越多地进行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尝试,或许可以倒逼行业上游的改进,最终帮助解决农产品市场的痛点,实实在在地让农民获得收益。
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
- 脑机接口,帮人开口
-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:留学新人须知——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
- 教育部: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
- 做足“功课”迎接新学期,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
- 麻豆传媒拍摄前期没有变现路径,对演员演技有要求:真是又爱又恨
- 色情网站“麻豆传媒”覆灭记
- 实探节前北京白酒市场:高端受捧中低端遇冷 长期增长是业内共识
- 冬季风暴在美国造成至少23人死亡
- 程序员、研究生和健身教练,疫情下他们加入骑手队伍
- 美国妈妈多次持枪劫车 开火时拿5岁孩子当“人体盾牌”
- 出境游将恢复,国际机票搜索大涨,这些地方是热门
- 2024年全面清除?对隐形变异培训的治理不宜太乐观
- 十二部门治理隐形变异培训 专家解读如何破解预防、发现、取证难
- 81岁“风车爷爷”走了 曾扎一千个风车义卖捐助贫困孩子
- 浙江大学正式成立文学院、历史学院、哲学学院